(通讯员 徐晓玲)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、提高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、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,近期,平江县人民检察院组织数十名法治副校长深入全县多所中小学,开展了一场规模大、覆盖广、内容实的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。
平江县第二中学:“法律原来离我们这么近!”一名学生在听完干警李茉莉的法治课后感慨道。李茉莉从“预防性侵害”“远离网络诈骗”“拒绝校园欺凌”等多个主题入手,用生动的案例和娓娓道来的语言,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听得懂、记得住的生活道理,为学生带来一场兼具教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法治课。
加义中学:礼堂里气氛热烈,办公室副主任林钗丽播放一个又一个普法视频,分析一个又一个典型案例,并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,与在场学生一同识别网络陷阱,将“网络安全与法律”这个看似枯燥的主题变得引人入胜。现场学生表情专注、争相举手,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陷阱、保护个人信息。
浯口中学:第二检察部主任钟旷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讲解“利剑护蕾”专项行动,他没有简单说教,而是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思考如何学会自我保护,用润物无声的普法方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法治意识。
明德学校:“既要遵纪守法,也要学会对校园欺凌坚决说‘不’!” 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袁琦亲切自然的讲述,让小学生也能理解法律的真正意义。她从未成年人的行为特点出发,用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:遇到欺凌时,沉默忍让还是勇敢发声?发现不良行为时,跟风模仿还是及时纠正?
童市镇小学:第二检察部副主任童崇国刚抛出“什么是法”的问题,就引发了台下学生们的热烈讨论,他用鲜活的案例将“常见未成年人犯罪类型”等法律知识一一道来。当讲到“如何争做合格小公民”时,台下响起阵阵掌声,一名学生兴奋说道:“守法竟然就是这么具体的事!”
益海小学:“原来这些行为也属于性侵害,我从来没有意识到。”一名女生课后感慨道。在第六检察部主任陈嫣然的防性侵课堂中,她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安全触摸与不安全触摸,进而重点讲解遭遇性侵害时如何自救。台下学生认真记下每一个要点——这些知识,正是他们最需要却往往无人告知的“护身符”。
梅仙镇中心小学:第四检察部主任陈均匀以“防范网络性侵”为主题,从“什么是隔空猥亵”切入,还原网络风险场景。通过互动抢答,将“不点击不明链接、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、绝不外传隐私照片”的安全守则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。
甲山小学:“请你告诉我,从握手到搂腰、抱住,哪个动作让你不舒服了?”在干警毛箐林的法治课上,一场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正在上演。她没有停留在单薄的概念讲解,而是邀请学生上台互动,让学生亲身体验、加深印象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这堂课让他们收获了面对侵害时保护自己的勇气与能力。
苏白学校:“法律不仅是‘你不能做什么’的约束,更是‘你可以保护自己’的武器。”干警王梦妮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,结合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法律法规和常见的案例,让学生意识到:旷课、沉迷网络等不仅仅是不良行为,更可能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。
新城学校:如果我被别人取了难听的外号,算不算校园欺凌?”在干警彭博宇的课堂互动环节,一名学生鼓起勇气提问。彭博宇没有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导在场学生思考,最后总结道:“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玩笑,你都有权利说‘不’。”他通过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,提醒学生守法要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。
从拒绝校园欺凌到防范性侵害,从远离网络诈骗到识别不良行为,这些法治课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,而是真正让“法”走进心里。当学生带着收获的法律知识和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离开课堂时,法治的种子已经在内心悄悄生根发芽。
责编:陶江云
一审:陶江云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